Feb February 2013

敏捷转型的3个阶段和教练的选择

#敏捷转型的3个阶段和教练的选择#

背景

@Michael-李俊 在新浪微博上问了个好问题 “推行敏捷大概有哪几个阶段?对教练有哪些不同要求?” - http://weibo.com/2477254141/zhmzQCSyQ

在公司中,其他部门也经常问我类似的问题,正好一并做个解答,权作抛砖引玉,一起来讨论,且做免责声明。

我认为主要是三个步骤。

  1. 了解,起步:自己先找个小团队试试,然后参加培训,再尝试。
  2. 组织内启动敏捷团队:在一个产品深入尝试,自动化,CI跟上,同时了解Kanban、Lean等等。
  3. 组织架构变化来适应敏捷,端到端的变化,技术实践继续提高。

在这个后面就无所谓敏捷不敏捷了。

了解,起步

了解和起步阶段,一般需要半年到一年左右来培养一些内部的敏捷爱好者,以便在后续阶段推广。

先看一些书,再挑一个小的团队自己尝试一些敏捷方法和实践,建议考虑Scrum框架,因为它是比较容易入手和适配到现有的流程中,而且相应的书也比较多。当然会有很多问题和挫折,逼着你去思考,想想为什么不行。

有了一肚子问题后,就可以参加CSM的专业培训了(至少我是非常认可的),那里你会得到一些答案和一些常见手段。

经济有限的,这一阶段多参加敏捷社区活动,也可以得到一些免费咨询,对提高敏捷知识极有帮助。

这个时候不是特别适合寻找敏捷教练,因为你还什么都不懂,不太知道什么才是适合你的。不过可以参加敏捷咨询公司提供的培训,和敏捷教练们互相了解,看看是否能够开始提供一些指导。

多看书,多实践是这一步骤的关键。而且内心不要轻易否定别人的经验。

组织内启动敏捷团队

有了前一步骤的经验,就可以开始慢慢推广了。常见的变化是:

  1. 布道敏捷:有先行者不断推动敏捷知识的传播,中级经理和主要人员都要参加专业的敏捷培训。程序员可以只要了解变化就可以了。
  2. 建立起软件开发的敏捷实践:持续集成和自动化,测试驱动开发和单元测试,等等。
  3. 在产品开发部门推广敏捷流程,扩散到全部团队,一般开发用Scrum,技术支撑和产品级项目管理用看板(Kanban),慢慢提升团队的自主性。
  4. 先行者继续了解其他敏捷知识,精益(Lean)、看板、极限编程(XP)和他们的使用范围。

这时候的敏捷教练偏向于技术指导,团队建设和敏捷知识的传播,要相信他们的专业知识能确保敏捷不偏差。

组织架构变化来适应敏捷

到这儿,就不是看这篇文章的人能决定的了,要开始伤筋动骨了。常见的变化是:

  1. 端到端的精益思维,不仅仅是研发部门,要和市场部等其他一起考虑,研究什么是最薄弱、最要改善的地方,调动高层领导一起研究执行。
  2. 需要重组一些部门来打破部门之间的界限,如按照多功能团队而不是特性来划分,扁平化的管理,授权团队。
  3. 重新装修,去除隔板,多一些小会议室。提高团队沟通和凝聚力。

这个时候的敏捷教练要了解组织架构的演进和系统思考,而且大老板的支持和理解及其重要。

这个步骤基本不可逆,会有极大的阻力,没有前两步的知识和敏捷文化的基础,基本会走形,好自为之。

总结

看似简单的三个阶段,一般要历时3-6年,特别是对一些大公司或者有好多历史产品的。因此真正能完成的还是很少。大多是没有耐性,而且没有好的敏捷教练的指导,做到半吊子就换领导了。

看你运气了。

推荐图书

  1. 硝烟中的Scrum和XP (Scrum and XP from the Trenches) http://www.infoq.com/cn/minibooks/scrum-xp-from-the-trenches
  2. 看板和Scrum——相得益彰 (Kanban and Scrum - making the most of both) http://www.infoq.com/cn/minibooks/kanban-scrum-minibook-cn
  3. 精益和敏捷开发大型应用指南 (Scale Lean & Agile Development) http://www.amazon.cn/dp/B00305HIXE
  4. 精益和敏捷开发大型应用实战 (Practices for Scaling Lean & Agile Development) http://www.amazon.cn/dp/B004I6DWY8
  5. 持续集成:软件质量改进和风险降低之道 (Continuous Integration:Improving Software Quality and Reducing Risk) http://www.amazon.cn/dp/B008AY9XCY/
  6. 持续交付:发布可靠软件的系统方法 (Continuous Delivery) http://www.amazon.cn/dp/B005V9BB1M
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